一、项目概述
CineMaster是一个创新的框架,专注于实现3D感知与可控的文本到视频生成。该项目旨在赋予用户与专业电影导演相当的控制能力,包括在场景中精确定位物体、在3D空间中灵活操控物体与相机、以及直观布局渲染帧。
二、核心功能与特点
-
3D空间操控:
- 用户可以在3D空间中直观地构建3D感知条件信号,通过定位物体边界框和定义相机运动来实现。
-
文本到视频生成:
- 利用设计的交互式工作流程,用户生成的控制信号(包括渲染的深度图、相机轨迹和物体类别标签)将作为文本到视频扩散模型的指导,确保生成用户意图的视频内容。
-
先进的控制能力:
- CineMaster能够分别或联合控制物体运动和相机运动,以生成多样化的用户意图场景。
-
自动化数据标注管道:
- 为克服野外数据集中3D框和相机姿态注释稀缺的问题,CineMaster建立了自动化数据标注管道,从大规模视频数据中提取3D边界框和相机轨迹作为控制信号。
三、技术架构与模型设计
-
技术架构:
- CineMaster框架分为两个阶段:第一阶段是交互式工作流程设计,第二阶段是文本到视频扩散模型的指导生成。
-
模型设计:
- 提出了Semantic Layout ControlNet,包括语义注入器和基于DiT的ControlNet。语义注入器融合3D空间布局和类别标签条件,而基于DiT的ControlNet进一步表示融合特征并添加到基础模型的隐藏状态中。
- 引入相机适配器注入相机轨迹,实现对物体运动和相机运动的联合控制。
四、应用场景与优势
-
应用场景:
- 适用于电影制作、动画制作、广告创意等领域,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3D视频创作控制能力。
-
优势:
- 与现有方法相比,CineMaster在物体与相机的运动控制、视频内容生成质量等方面表现出色。
- 通过自动化数据标注管道,有效解决了3D数据标注稀缺的问题,提高了模型训练的效率和准确性。
五、总结
CineMaster项目通过创新的框架设计和技术实现,为用户提供了强大的3D感知与可控的文本到视频生成能力。其先进的控制功能、自动化数据标注管道以及广泛的应用场景,使其在电影制作、动画制作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。